什么因素妨礙了心理疾病患者的就醫,這些常識你該了解一下了更新時間:2018-11-19 10:30:52 瀏覽次數:
在現實世界中,就醫是常見的事件。有些疾病(如:外傷、急性中毒)患者需立刻就醫、越快越好,患者和家屬都認為應該就醫;但還有些疾病(如:精神疾病,又可稱為心理障礙)患者,多數患者或家屬不愿就醫、或延遲就醫。在中國,許多人把找心理咨詢師看成是一種病態的表現。當有人提到要去做心理治療時,多數人的反應就是:這個人的心理一定是有問題了。
有誰敢說自己一生都不會生病
人的一生,從出生到去逝的人生歷程中,偶發的頭疼腦熱、感冒咳嗽等大小疾病會時常伴隨著我們。所有的人在一生都會致力于追求快樂、渴望著健康、祈求自己能夠長壽。人們都清楚我們的身體會生病,但是很多人卻忽視:我們的心理也一樣會生病。
面對這樣一個特珠的時代,有誰敢說自己能夠終身不需要接受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呢?傳統心理學的心理治療是從精神病理學的觀點來看待人們的,他們研究的對象是心理疾病,他們治療的目的是祛除各種心理疾病。
為此心理治療給老百姓們留下的印象:去看心理醫生的人,肯定是一個精神上有些毛?。▎栴})的人。當我們的軀體有疾病時,人們都懂得積極去看醫生,可是心理有些問題,或是患有精神障礙時,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,或者即使知道自己是有心理問題,但就是忌諱就醫,擔心去心理診所看過醫生后,別人會瞧不起自己,怕受到他人的歧視。結果是不少的心理患者貽誤了心理咨詢的最佳時間。
其實心理咨詢并不只是針對心理問題去治療。心理咨詢的重點是面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:心理疑惑、認知扭曲、人際關系誤區、情感困惑等看似簡單的生活小問題,所引起的情緒不良反應。簡而言之:心理咨詢師就是幫助人們解除心理困惑的心靈工程師。
菏澤怡寧精神醫院專家提示:在心理咨詢中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傾訴。通過對情緒的宣泄,來幫助求助者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,找到面對情緒的有效方法,幫助求助者釋放心頭的壓力。最后,希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和家屬能夠正確對待、及時就醫。